官方老師
2022-06-06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個體,有屬于自己的特質,也有不同的情緒表現。那么今天我們就來了談談孩子的情緒表現有哪些。
1、開心
開心是孩子面對外界變化時內心表現出來的愉悅體驗情緒,是孩子樂觀精神的來源。孩子的世界很簡單,會因為一些小事而開心如受到他人表揚、成績進步或取得一些小成就。
2、恐懼
兒童會對一些自己從來沒有經歷過或超出自己認知的事情時,產生恐懼的情緒,如小動物或黑暗環境。當孩子遇到恐懼時往往伴有大哭大叫或躲避,隨著孩子成長,閱歷越來越豐富,對以前恐懼的東西不會再恐懼。
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恐懼事物,一般等他們真正長大時才懂得恐懼背后的原因,并且想辦法如何控制自己情緒。但一些恐懼可能伴隨著一生,甚至影響孩子身心發育。
3、愛意
愛是美好的一種情緒,能讓人們心情愉悅,而且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潛能功效。兒童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內心渴望著愛,也希望能把得到的愛意傳遞給周邊的人。但有些孩子會因為其他因素影響,出現戀父或戀母情結,這樣會造成扭曲的愛,家長需及時糾正。
4、憤怒
一般孩子得不到滿足時會表現出憤怒的情緒,憤怒情緒的出現一般跟主動行為和被動行為有關,這種行為可引起孩子發脾氣,不配合或絕望。
前者是指孩子自身完成一件事情時,沒經過任何外界環境就發生了某些行為,如作業沒有完成受到批評或走路時摔倒,這是自身無法控制引起的情緒行為。
后者是孩子對某些事情可以完成,但外界對其產生了影響,如正在思考問題時被家長突然打亂思路。隨著孩子年齡增長,懂得越來越多憤怒,情緒表現有所減少。
5、好奇
好奇心是大部分孩子具有的特性,他們有超強的模仿能力,但會常常帶來更多的刺激和冒險行為。孩子很敏感,他們用眼睛觀察成人認為習以為常的東西,從中能發現很多大人忽略的內容。
另外,孩子對外界探究會受到家長或其他環境限制,不利于開展其好奇心理以及能力。其實只要保證孩子完全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讓孩子去尋找和探索,不僅能讓好奇心得到滿足,而且可激發其想象力。
1、隨意發泄出來,傷害別人,最后導致別人排斥他,人際關系出現問題。
2、用生命力來壓抑情緒,導致孩子的成長和學習受到干擾。
3、就像其他任何生物一樣,人是跟著自己的生命本質去發展的,而原本所具備的生命力一定會提供足夠的能量,供他展現自己生命的本質。但如果情緒太多、內在干擾太多,生命力的消耗就會太多,這就意味著,孩子不能用他所有的生命力來學習、行動、跟人交往、調整自己、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4、特別的是,0~6歲是孩子自然而然社會化的階段,是五官最敏感的時候。單從別人的聲音里,他就能夠分辨出這個人的情緒,以及自己的一些話語是否恰當,他會思考如何表達怎樣才恰當。情緒好的孩子有能力調動五感來找出一些蛛絲馬跡,然后知道怎樣的言行舉止在和別人的互動中是有分寸的,是被接納的。
5、相反,孩子的情緒太多,內在很亂,他就沒辦法在最好的年齡里鍛煉這些分辨能力。這些能力當然還可以在以后的日子里通過頭腦去學習,可無論爸爸媽媽怎么教,或者自己怎么學知識,那個尺度的把握依舊很困難,從長期來看會大大影響孩子的人際關系和社會化能力。
孩子的情緒是變幻莫測的,家長要及時的關注到孩子情緒的變化,耐心引導孩子。以上就是關于孩子的情緒表現有哪些的看法,感謝閱讀!
上一篇:孩子情緒失控怎么辦
下一篇:10歲了動不動就哭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