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7-20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很多時候,孩子的情緒問題總是令很多家長奔潰,其實孩子往往不懂得如何去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需要家長幫助孩子,正確引導。下面我們就來談談調節孩子情緒的好方法有哪些。
1、幫助孩子認知情緒
管理情緒的第一步,就是讓孩子能夠識別出自己的各種情緒。我們要在日常中教會孩子認識各種情緒:激動、失望、孤獨、期待等等,不斷豐富孩子的情緒詞匯庫。
只有孩子識別出的情緒越多,他才能清晰地表達出來,而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是處理情緒的開端。能表達,他才能溝通,才能想辦法。有時,只需表達出來,情緒就解決了。
2、培養興趣愛好
一個有著成熟興趣愛好的人,他們對新事情更感興趣,學習能力更強。家長也可以給孩子多培養一些興趣愛好的作用,除了益智、陶冶情操、休閑等,它還可以像一個心靈上的朋友一樣,讓人在歡樂時去跟它分享、憂傷時跟它傾訴。它或許還能給人提供一個新的身份,讓你有更豐富的人生體驗。
3、教會孩子宣泄不良情緒
人在精神壓抑的時候,如果不尋找發泄機會宣泄情緒,會導致身心受到損害。家長要教會孩子發泄情緒,適當的宣泄是必要的,不一定要采取大發脾氣的方法,可以采用其他一些較好的方法。例如:在盛怒時,不妨趕快跑到其他地方,或找個體力活來干,或者干脆跑一圈,這樣就能把因盛怒激發出來的能量釋放出來。
4、讓孩子學會正確的看待壞情緒
教給孩子對自己的行為和情緒負責。如果我們因為跟孩子無關的事情有消極情緒,那就跟孩子說,媽媽這會心情不好,因為別的事情,所以媽媽先自己待一會,等情緒好了,馬上就跟你玩。這樣,孩子也可以學會,當他有不好的情緒時,他也會自己冷靜一會,練習自己去處理。他也會知道,有不好的情緒不是什么錯事,能正確的看待壞情緒。
5、幫助孩子做總結,避免再次發生
需要注意的是,每當家長引導孩子處理完消極情緒后,我們也要帶著孩子去復盤,教給孩子去分析思考,想想剛才的情緒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引起的,以后可以怎樣做才能避免那種情況,下次再有類似的情況,該怎么辦。同時,對于消極情緒,要多分析多思考,去想辦法,這樣有利于化解情緒。而對于積極情緒,則盡量多去感受、多做分享。
1、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時,家長應及時參與和陪伴,關注孩子的感受和情緒變化,并尊重和理解孩子。每個人都有情緒低落的時候,孩子也不例外。
家長可以給孩子一個擁抱,讓孩子先穩住自己的情緒,不要讓負面情緒擴散或引爆,也可以試著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給孩子講一些最近有趣的事情或者歡樂的事情。
2、引導孩子自我傾訴。在安撫孩子之后,家長可以通過耐心的溝通交流,從而引導孩子進行自我傾訴,了解孩子是因為碰到了什么事情,而導致的負面情緒?孩子需要什么樣的幫助?下次再遇到這樣的麻煩事要怎么辦?等等。
讓孩子進行自我傾訴,并引導孩子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溝通有利于孩子內心得到情緒的釋放和排解,負面情緒會得到削弱,通過自我傾訴,家長也能及時了解孩子遇到的事情,進而為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和方法。
3、相信孩子最終能夠處理自己的感受。當我們總是試圖替孩子解決所有問題時,我們就剝奪了他們對自己的能力樹立信心的機會。要讓孩子擁有自己的感受,但不要在孩子發脾氣時作出讓步,也別在這個時候試圖取悅孩子。你可以抱住他們并安慰他們,幫助孩子學會描述自己的感受,說出自己的真實需求。
3、耐心接納,站在孩子的角度尋找原因。有時候,孩子發脾氣是因為他們累了,或者,你給他們的命令太多太長,導致孩子進入一種焦慮和惱火的狀態。
孩子可能曾以一種自認為可行的方式讓你知道他的愿望和需要,但是你沒有注意到。這時,你需要想一想,是不是孩子不舒服,還是他內心的真實渴望沒有被理解呢?情緒有好有壞,不要拒絕、忽視壞情緒,要面對并耐心接納孩子的壞情緒。
5、家長在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的時候,需要控制好自己的心態和情緒,在孩子面前樹立良好的、穩定的榜樣和形象,這樣孩子才能更好的控制情緒。
6、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需要耐心。然,不要簡單地認為發脾氣的孩子不好,不發脾氣的孩子就好。其實長期壓抑孩子的情緒,是不利于其成長的。最怕的是孩子為了取悅父母,而忽視了自己真實的感受,甚至放棄自己。有的孩子看上去安靜懂事,其實內心沒有自信,往往找不到自己,容易出現情緒問題。
在孩子有情緒問題時,家長一定要穩住自己的心態,保持冷靜,對孩子正確疏導。以上就是關于調節孩子情緒的好方法有哪些的看法,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