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8-09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早戀是孩子由于好奇、模仿、愛慕、逆反等原因與異性之間形成的一種關系,是心理變化付諸實踐的一種行為,是一種健康的生理、心理變化的結果。這是正常現象,家長需要擺正心態,積極的去面對孩子的早戀。下面我們就來談談怎樣看待小孩早戀。
家長發現孩子早戀的時候不能像如臨大敵一樣,立馬要做出嚴厲的反應,立誓把早戀扼殺在搖籃。因為青春期是一個極其敏感的時期,父母處理方式的不恰當,容易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繼而走向叛逆,最后引發一系列問題。
1、父母要做好自己的情緒控制,不能簡單粗暴的處理問題。
例如棍棒教育,去學校鬧,私下找對方家長和孩子,這樣做只會加大他的逆反心理。讓他排斥你,認為你剝奪了他的真愛和自尊。
2、父母要做的是溝通和陪伴。
其實大多數人早戀都是家長造成的,自己對孩子不夠關心,沒有時間陪孩子,所以他們在外面需求關注。多陪他們時間長了就自然而然的結束了。
3、告訴孩子什么是責任與愛。
戀愛是每個人必須經歷的事情,但是每個人在不同階段還有自己需要完成的事情,比如現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和孩子他談,告訴他父母的期望,表明你對孩子的信任,相信他(她)會處理好戀愛和學習的關系。這種信任會讓孩子對你感激而不是怨恨;并往往會促使他們開始像一個“大人”一樣思考。
孩子的早戀問題,的確令家長十分著急。他們不安地觀察著、揣測著,唯恐孩子不小心摘到那枚青澀的果子。
1、要尊重孩子的純真情感,不要輕易貼“早戀”的標簽
男女同學親密一點兒,手機發幾條短信,過年過節送幾張別樣的卡片,寫上幾句祝福的話,某天晚上回家很晚……于是,家長就緊張了,捕風捉影地認為孩子是在“處朋友”了,“早戀”了……然后輕易給孩子貼上了“早戀”的標簽。
這樣,反而會把委屈的孩子推進“早戀”的泥沼。其實了解一下就不難發現,有許多“早戀”的當事人,最早都是不自覺的,隨后被家長“逼”成自覺的,所以,父母們一定要吸取這些沉痛教訓。
2、用“冷處理”的方法處理早戀跡象
如果孩子真的出現了一些早戀跡象,家長一定要冷靜、寬容和理解,不能心急,更不能公開批評所謂“早戀”對方、擴大知情人的范圍,甚至采用硬性手段拆散,導致事態擴大,反而弄假成真。
因為這些做法無意中會給孩子造成負面的影響,他們的心理會更加逆反,從而走向反面。所以,一定要在弄清楚原因后,順勢引導,才能以理服人。否則,“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只會站在孩子的對立面孤軍奮戰,將事情弄得更加糟糕。
3、分析原因,對癥下藥
努力把家庭營造成一個溫馨和睦的樂園,讓孩子有安全感。發現孩子早戀的跡象,要分析原因,對癥下藥。是同學們起哄造成的所謂“事實”,還是一時感情沖動;是青春期的困惑,還是學習過于緊張。總之,父母需要做細致的調查和耐心的思想轉變工作。
適當的時候要和孩子進行溝通。首先,不要小題大做,要肯定他們是純潔的友誼,就像兄妹或者姐弟,在這樣的前提下,話題會輕松一些。其次,應該坦然、親切地和孩子討論,如果談戀愛會對他有影響,不要擺著一副居高臨下的姿態,要用對待朋友的心態去對待孩子。
“早戀”這個詞對于家長和老師是個很“敏感”的詞,但是對于每個人來說卻是最熟悉的和也是必須經歷的。早戀是青春期的伙伴,是每個人有情感的萌芽。少年在青春期的煩惱和快樂,大都來自于此。
1、生理的原因。
青春期到了,隨著生理上的成熟,心理上也起到了變化,比較注重自己在異性面前的反射,以及對異性的“特別關注”。其實這些不僅體現在孩子的內心,還有外觀上的變化,當有了這些端倪的時候應該要介入引導了。
1、大環境原因。
戀愛在很多初高中學生里已經成為一種司空見慣的常態,很多初高中學生看到身邊人都有比較要好的異性朋友時,為了“成人”尊嚴也開始模仿。
2、家庭因素。
很多父母都是關注孩子的成績,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教育,情感教育,原來在大學做調研時,很多在家長眼里、老師眼里的“好學生”其實已經在早戀了。青春期雖然是生理和心理上的必經階段,但是也需要引導和交流。千萬不要因為忙,少了交流,讓孩子在情感方面去自己找人填補。所以接受是必須的,因為這是人必然的成長階段;但是引導更是必然的,因為不要讓孩子迷失了自己。
對于早戀,理解、寬容和疏導,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方法要慎之又慎,心態要更耐心、更寬容。以上就是關于怎樣看待小孩早戀的建議,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