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6-27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當孩子不聽話時,耐心地傾聽孩子的訴說,讓孩子體會到關愛和溫馨,才是一個正確教育孩子的打開方式。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怎樣管教不聽話的孩子。
1、尊重孩子的所有感受
父母應安靜、專心地傾聽,但不給予評判。父母可以不接受孩子的不聽話行為,但必須要接受和尊重孩子的感受。例如,他可以告訴父母他對小伙伴有多生氣,但父母不能允許他通過嘲弄或打人來表達他的生氣。
2、向孩子顯示你正在聽他講
父母的關注鼓勵著孩子向自己的父母表達想法和感受。父母應停下正在做的事情,轉向他,保持目光接觸,并仔細地聽。同時還要通過點頭或不時地“嗯……,是的……”等來顯示父母對他的注意。
3、告訴孩子你所聽到的以及你的想法
不時地總結、重述或復述孩子所講的關鍵內容,包括他的感受以及導致這種感受產生的情境原因。僅僅傾聽和理解是不夠的,父母還必須用語言對他所說、所想及所感的事情做出反應。但盡量不要逐字地重復孩子的話,應使用相似的語言來表達相同的意思。
4、學習傾聽孩子的話語
多數人都習慣說話,不習慣聽話,尤其是父母面對孩子,更是滔滔不絕,要他做個“聽話”的孩子。不聽孩子說,怎么知道他在想什么?不聽孩子說,又怎么能了解他、管教他?所以,爸爸、媽媽想要有個聽話孩子,必須先要“聽”孩子說“話”。要養成傾聽孩子說話的習慣,并不很困難,只要告訴自己“少開尊口”,耐心傾聽,就可以了。
5、用鼓勵、說理代替責罵
長期責罵孩子,孩子就會把“懶得理你”掛在嘴上,當孩子以這種對抗的態度對待父母時,其實他對爸媽的失望已經有好長一段時間了。因為,長久以來,他和父母溝通不良,干脆“免談”。
1、言語暗示
如果你家孩子不聽話的話,這個時候你應該通過言語暗示的方法來進行教育孩子,比如采用一種迂回的贊揚或批評方式對孩子進行贊揚或批評。通過這種方法可以讓孩子在一種叫對于比較柔和的環境下接受到教育,對于這樣的教育方法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而對于孩子沒有做好或者是沒有做正確的事,媽媽不要直接的說出來,而是要用言語暗示的方法來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不足。
在這種潛移默化的暗示教育下,孩子很多不好的習慣都能得到很好的改善,比如像孩子不喜歡疊被子一樣,那么你要暗示他“你很乖,每天總是自己疊被子”,這個時候孩子就會知道疊被子會被贊賞,也是一種乖的表現,以后他就會乖乖的自己疊被子了。
2、動作暗示
相信很多小孩都非常喜歡看電視,很多時間他經常會坐在電視前看卡通或者是動畫片,甚至有時候還會忘了去睡覺或者是去吃飯。這個時候你應該做的不是大聲的斥責,而是走去寶寶的房間將他的被子打開,這種動作可以暗示他已經到時間睡覺了。
還有就是如果孩子的坐姿不正確的話,那么你可以在孩子面前做抬頭挺胸之類的姿勢,那么他就會跟著作出反應了。如果孩子做的好或者是做正確的話,這個時候你不妨通過擁抱或豎起拇指等行為動作來表示贊賞,通過獎勵可以讓孩子做的更好,并且將好習慣一直堅持下去。
3、眼神教育
面對怎樣教育不聽話的孩子這個問題,專家提醒,媽媽在日常生活中不妨用眼神教育的方法來進行無聲的教育。經過研究發現,有時候眼神的暗示會比言語上的教育受到的效果更大,因為它更加的細膩,父母能通過眼神把要表示的態度暗示出來。
比如你在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他沒有認真的聽,或者是雙手在下面不停的弄一些小動作,這個時候你最好的做法是用眼睛緊緊地盯著孩子的小手,這樣他領會到了就自然會停下來了。
4、表情暗示
我們的面部表情是傳達一個人的喜怒哀樂最佳的表現,而且它比眼神的傳達更為明顯,很多家長都不知道,其實一些生動豐富的表情都能夠從不同反面去教導孩子。
孩子都很愛吵鬧,如果家里來了客人他反而會吵鬧的更加厲害,這個時候你只需要對著他表現出一副生氣的表情,他自然就知道你因為他的行為而動怒了,這樣他就會安靜下來了。
在怎樣教育不聽話的孩子這個問題上,專家還指出,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不要隨意的打罵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的性格更加的叛逆。
面對不聽話的孩子,父母只有放低姿態,才能和孩子建立良好溝通;面對不聽話的孩子,父母只有走進他們的心靈,才能找到不聽話的癥結所在。以上就是關于怎樣管教不聽話的孩子的建議,感謝閱讀!
上一篇:高中生叛逆期的孩子怎么溝通
下一篇:怎樣管教叛逆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