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6-16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隨著現在的生活條件提高,孩子對于父母的付出總認為理所當然,輕而易舉,很容易導致孩子不懂得感恩。那么我們就來談談孩子不聽話不懂得感恩怎么做。
1、別愛的太滿,學會做“自私”的父母。
現在的家庭對孩子都很寶貝,這無可厚非,但是寶貝到什么都不做,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都一并代替是很錯誤的做法。有的時候,孩子需要多干點活,參與到家庭中,參與到生活中,你想要孩子做什么,自己就少做點什么,想要孩子勤快,自己稍微懶一些,別付出太多,把機會留給孩子。
2、給孩子再好的東西,都不如教育他如何獲得想要的東西。
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去體驗生活,感受生活的艱辛,感受世界的樣子,他才會珍惜,學會感恩,學會知足。孩子的路要孩子自己走,即使摔跤了,也讓他自己爬起來,如果父母不放手,那他永遠學不會走路。
孩子的成長本身就是一個不斷犯錯,不斷改正的過程,人生也是一個不斷獲得,不斷失去的過程,這其中的酸甜苦辣要自己品嘗,父母的溺愛只會養出自私、沒有自控力的孩子。
3、父母要學會給孩子勞動的機會。
有個家長,家里的孩子四年級了,有次想要給媽媽打一盆洗腳水,就直接接了一盆熱水過來,媽媽看到后,先夸獎孩子的勤快、孝順,然后探了探水的溫度,又接了涼水進去,再摸摸水的溫度,孩子才懂得,噢,泡腳的水需要熱水和涼水摻著才會有合適的溫度。
讓孩子學會勞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才會感受到付出的辛苦,才會懂得奉獻,才會成為無私的人。
1、強調感恩的重要性
要懂得感恩別人,任何人的付出都不是平白無故的。這是每一位父母都應該給孩子說的話,讓他們明白在和任何人相處的過程之中,一定要報之以感恩之心,畢竟任何人都沒有理由去成為一個善良的人,而這種善良的人都值得尊敬。
不管是別人幫忙說一句話,還是撿一個東西,又或者是一些小細節的幫助,父母都應該教會孩子學會感恩。
說一句謝謝或者給予擁抱,以及同等的回報,其實都能夠表現出來孩子內心的感恩心理。只有父母從孩子小的時候進行一定的教育,他們才會明白感恩的重要性。
2、適當的付出
不管是妻子之間還是朋友之間,付出與收獲都應該把握一個度,就像貝勃定律里面所講的,如果付出較多之后,沒有比較明顯的刺激,就有可能讓別人心里無法滿足。
父母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之中也是如此試想一下,孩子長時間接受爸爸媽媽百分百的寵愛,有一天突然父母表現出來90%的寵愛,是否會讓孩子異常不適呢?
但是持續百分百的寵愛,就會讓孩子過度滿足,以至于孩子不懂感恩。我們愛孩子,但是也應該講究一定的技巧,培養他們內心的感恩之心。
3、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的關愛
其實很多父母所表現出來的關愛狀態,就像是溫水煮青蛙一樣,長時間持續同樣的狀態,這不會刺激孩子內心的狀態,爸爸媽媽也應該思考一定的方式讓孩子感受到別樣的關愛。
特別是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之中,我們也應該清楚自己適度的刺激,才能讓他們永遠記住,爸爸媽媽對于他們本身的關愛是怎樣的。
比如給孩子買一個小禮物,答應他們某一件事情,這其實對于孩子來說,就是一種較為明顯的付出,愛也應該讓孩子明白。
當自家孩子表現出來白眼狼的狀態,我們就應該分析,是不是自己的教育出現了問題。以上就是關于孩子不聽話不懂得感恩怎么做的看法,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