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5-19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我覺得日常生活中如果父母發現孩子有時候會出現一些不當行為的時候,通常父母們感到非常惱火和生氣。下面為大家解答孩子的行為異常問題該怎么解決這個話題吧。
1、在孩子嬰兒和幼兒期,父母們通常應會采取先通過改變小環境來改變孩子的不當行為。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
父母開始更多地依賴與口頭的方法,尤其是對孩子表示拒絕,或用父母的權利威脅孩子來改變他們的行為,顯然前者的方式方法是為大家所稱贊的。
2、在學齡階段的兒童,會發生團隊合作沖突,學習習慣養成不夠在家庭中屢次出現與父母的矛盾問題,
這些行為問題一定得結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發展特點,如果家長不了解自己的孩子處于何種階段和處于何種敏感期,
就會將問題放大,導致焦慮及暴躁的情緒,投射于孩子的日常生活中,那才會造成真正的“行為問題”。
3、家長不能看到孩子有異常行為,就判斷孩子有問題。而應該根據不同階段的心理特點,從行為表現形式,多角度去觀察分析。孩子的所有行為都折射他的內在心理需求。
1、一定要有干預問題行為的優先順序。是不是所有的行為問題,不分巨細都要干預呢?其實不用的每次都大費周章的或者大吼大叫,作為家長應該把關乎孩子身體健康,生命安全的行為作為重點關注。
2、將問題行為進行排序。比如,孩子好奇心太重,經常攀高趴地,喜歡趴在陽臺上眺望遠處,肯定會比孩子吃飯慢,趴地上不講衛生要重要得多。
再比如,孩子喜歡玩電器開關,肯定會比在洗手間玩水更重要。這些危險的行為,我們要羅列好重次順序,在心里有個明確的目標。
3、先挑選當下急需解決的問題優先干預。比如,有些行為是危及孩子生命的,我們要急需解決。我家嘜奇就喜歡把小手指往有洞的地方鉆,
比如插座孔,門洞,門縫。我不僅要做的就是把所有洞堵住,還要嚴肅地告訴他:“這個容易觸電,那個容易夾手。”
家長要提高動機,在教學中增加一些提高手部精細的項目。引導孩子用腦子思考,孩子動手去實現。以上內容就是孩子的行為異常問題該怎么解決話題,謝謝您的閱讀。
上一篇:孩子的行為出現了問題怎么辦
下一篇:孩子覺得自卑該如何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