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到的咨詢當中,有不少家長詢問關于孩子厭學的問題。其實家長不要憂心忡忡,要知道孩子的成長是一個階段,對于孩子的問題都需要從孩子的需求入手,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才能慢慢開導孩子,厭學也是如此,先找到孩子厭學原因,再對癥下藥。接下來新起點教育專門學校,一所教育厭學孩子的機構就來談談教育孩子厭學的一點方法。
家長這時需要幫助孩子轉移注意力,玩開心了再回過頭探討學習這件事,同時,家長也不能給孩子過大的學習壓力,要辯證看待孩子學習這件事。下面說說教育厭學孩子的方法。
1、和孩子進行溝通了解其中原委
有的時候,孩子討厭上學也是有隱情的,要想了解這些情況,家長必須要通過溝通。因此,家長可以靜下心來和孩子進行溝通,了解孩子內心是怎么想的,只有明白孩子的想法才能對癥下藥,也能夠將孩子往好的方向拉。
2、幫助孩子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
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并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的學習效果可能就不明顯,進而會打擊他的自信心,對學習感到厭倦。建議家長先跟老師溝通,找到孩子為何不愛學習,繼而針對性地找到方法,為孩子調整。
5、父母要學會換位思考,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對于大人來說,上學多輕松,沒有上班那樣勞心勞力,衣食住行都有人提供,簡直就是人生巔峰。但是,孩子的認知并不是這樣的,孩子只是孩子,沒有大人的思維,他對你所描繪的未來沒有概念,他的人生就是一張白紙,僅才涂抹兩筆,而大人的世界早已濃墨重彩,歷經滄桑。
6、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
有些父母會把孩子的成績當成炫耀的工具,一旦孩子成績退步或者是平時作業沒有完成,就會對孩子又打又罵,讓學習成為了他的負擔。久而久之,孩子對學習就會感到厭倦。家長平時要給孩子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不要總指責孩子,多鼓勵孩子讓他享受學習的樂趣,這樣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
孩子產生厭學情緒的來源有很多,在青春期,他們會受到人際關系的困擾,還會面臨來自父母和老師的學習施壓,下面具體展開談談。
1、原生家庭的原因
孩子的氣質類型是天生的,而性格形成往往和原生家庭的氛圍和成長環境的影響分不開。一個孩子如果性格是長期壓抑的、乖劣的、懦弱的,很多情況下父母的關系是存在問題的,孩子缺乏安全感、憂郁、無法與人正常溝通、壓抑而不善表達、無助感、自卑等等。如果在學校再遭遇不順,必然會產生厭學情緒,其實就是一種避世心理。
2、不合理的家庭期待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爸媽身高都只有一米六幾,但希望孩子長到一米八五,這個期待會不會有點高?如果爸媽只是中專的文化水平,但希望孩子以后能讀到博士,這個期待會不會有點高?家長對于孩子真的會有一點過高的期待。這部分期待可能來自于自己的愿望,但也可能來自于當大人當得太習慣了。家長的過高期待,對孩子來說是巨大的壓力。
3、伙伴關系不良
伙伴關系不良是導致孩子心情緊張、害怕學校進而引起厭學的一個重要因素。它有時是暫時的,有時則轉化成長時間的壓力與緊張。因此,要教會孩子處理好同學關系,與同學真誠相處。只要真誠相處,關系就會良好,否則,勢必影響學習情緒。
4、興趣轉移
青少年時期,孩子對任何新鮮的事物都容易感到好奇,尤其是現在的互聯網時代。看小說、打網游、早戀……任何一種都可以使他們發生興趣的轉移,從而對枯燥的學習失去興趣。
孩子一旦厭學,情緒會比較低落,他們會抗拒跟學習的所有活動,上課無法集中注意力,時長無精打采,下面說說孩子厭學的常見表現。
1、叛逆行為。
厭學不僅僅反映在孩子的情緒和態度上,更直接體現在他們的行動中。厭學的孩子往往不愿意去學校,經常遲到早退并找各種理由請假,甚至是曠課逃課。有的干脆棄學出走或輟學,對老師、家長提出的學習要求,常故意抵觸對立,他們會覺得好像只有離開學習才能達到心理平衡。
2、情緒化明顯。
孩子一旦有了心理壓力,可能不會直接向父母坦白,但會通過情緒表現出來:一攤開書本就說累,有時候會頂撞父母,有時候在家抱怨老師。沒有無緣無故的情緒,當孩子在學習問題上情緒不穩定時,多半是厭學了。
3、缺乏學習興趣,產生畏難情緒。
從來不主動學習,不愛做題,缺乏學習興趣。如果家長要求孩子做一些訓練,孩子就會想辦法找理由推辭,或者找別的事情去做,甚至直接拒絕。除了不愛學習,孩子可能還具有畏難情緒,為了逃避困難就抵制學習新知識,只做自己擅長的事情。
4、應付作業。
家庭作業是檢驗孩子課堂成功的必要過程,認真書寫家庭作業有助于鞏固和加深孩子對課本知識理解,也是培養孩子在家主動學習能力的過程。有些孩子把寫作業當完成任務,上課的時候不專心聽講,簡單的內容不夯實,重難點不肯動腦,家庭作業遇到難題往往拖拖拉拉,投機取巧,或者抄同學作業,或者網上找答案,應付了事。當孩子開始對家庭作業應付了事,那么多半有厭學情緒。
歸根結底,家長需要多關注孩子的情緒狀態,幫助孩子分析厭學的原因,調整學習狀態,重拾對學習的信心,學會克服艱難險阻,在學習上迎難而上。以上就是對于孩子厭學話題的一點看法,謝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