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上學后,很多家長都會為一件事抓狂:孩子就是不想寫作業,要不撒謊說沒有作業,要不就是干脆拖拉磨蹭,耍賴不寫作業。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孩子就是不寫作業怎么辦?
孩子不寫作業其實是一個普遍現象,家長不必過于焦慮。面對這個情況時,家長需要保持耐心,積極引導孩子認真完成作業。
1、孩子做作業的時間不宜過長
我們可以引導我們的孩子做一會兒家庭作業,然后適當的玩耍一會兒,放松放松,這樣孩子就會感覺勞逸結合,等休息夠了再去做作業。這樣可以讓孩子不至于太勞累,也不至于對作業產生了厭煩的心理。
2、放大孩子的優點。
我們要告訴孩子你真的很棒,要用適當的話語鼓勵孩子。孩子就會產生一種自我心理暗示,感覺自己真的很棒。
其實這種心理暗示從小培養就會很好,因為這種好的心理暗示,會伴隨孩子的一生,會讓孩子有自信,那這以后的生活以及各方面有很大的幫助。
3、學習不可操之過急。
我們會看到有些家長就是要求孩子一回家就馬上寫作業,只有寫完作業以后才能干別的什么什么什么事,其實這種方法是非常不對的。
學習本來就是一種有過程了,不可以操之過急,我們在此之間要享受這個過程,再這個過程中會有艱辛,也會有開心,遇到問題我們會煩,會思考,但是解決問題之后,我們也會很開心,很明朗。所以我們要享受學習這個過程,不可以操之過急。
4、做一個功課計劃表。
我們都知道孩子會有很多門功課,有語文,數學,英語各種各種科目的作業。我們可以給孩子列一個計劃表,告訴孩子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根據具體的時間,根據孩子思考的能力來確定。
比如孩子回家以后,晚上可以在晚上七八點的時候做數學題,因為到十點以后,孩子的思維肯定會很混亂,我們可以把一些簡單的題放到后面,這樣孩子也會越做越開心,越做越輕松。
當孩子不想寫作業時,家長需要考慮趁早培養孩子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讓孩子主動寫作業。
1、時間概念
首先我們需要培養的就是孩子的時間觀念,正是因為沒有時間觀念,才會一直拖拖拉拉。
李玫瑾教授曾經支了個招,想讓孩子擁有時間觀念,我們可以讓孩子們把作業分批量完成,譬如我們給孩子三個半小時寫作業的時間,一個小時寫數學,一個小時寫語文,一個小時寫英語,每科中間休息10分鐘,并且不能超時。
然后我們就可以看看孩子到底是以怎樣的狀態去寫作業的,如果超時了,我們便可以好好地教育一下孩子,讓孩子明白寫作業必須要提高效率。時間久了,孩子養成了良好的時間概念之后,就不會繼續拖延了,這種做法是最能夠改正孩子不愛寫作業的毛病的。
2、制定學習計劃
我們在一開始的時候,也可以為孩子制定一個學習計劃,學習計劃跟時間也是有著潛在的聯系的。我們不僅要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把所做的一切全部都做完,我們還要讓孩子知道,按照計劃做事是非常快樂的。
因為只要是制定了學習計劃,按照學習的計劃去走的話,當所有的作業全部都完成之后,我們可以獎勵孩子一些時間,讓孩子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勞逸結合,讓孩子明白做作業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這樣才會對他們有幫助。
3、合適的環境
我們想讓孩子主動的寫作業,就應該給他們制造一個安逸的環境。當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我們一定不要總是去打擾他們,讓他們沉浸在這樣的環境當中,自由自在的寫作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當環境變得適合之后,孩子就不會把所有的時間全都浪費在其他沒用的地方,時間久了孩子自然也就養成了主動寫作業的好習慣。
我們適當的給孩子一些時間,讓孩子了解到寫作業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困難。讓他們通過自己的方式來不斷的把作業完成,這也是培養孩子主動寫作業的一種良好的方式。
凡事必有原因,孩子不想寫作業也不例外。家長需要去分析孩子不想寫作業的原因,從而更好地對癥下藥。
1、懶得寫作業
一提到寫作業,孩子總是拖拖拉拉,半天也拿不出作業本,或者是本子拿出很長時間,上邊一個字都沒有寫。這樣的孩子其實沒有別的毛病,主要就是“懶”。
孩子是很聰明的,而且也很好學,但就是在作業方面表現得很懶散,甚至會因為不寫作業而對老師和家長撒謊。時間長了,孩子的人品就可能會出現問題。
2、模仿他人
學生之間是很容易攀比的,而且體現在各方各面。“我們班好多同學都不寫作業,那我也不寫了。”在孩子沒有形成正確的是非觀時,很容易被那些“特立獨行”的人吸引。
3、認為作業不適合自己
很多孩子一回家就將書包扔到一邊去玩了,家長問他為啥不寫作業,他會回答“老師今天我都會了,沒必要再寫作業了。”
這樣的孩子往往是那些“尖子生”,學習能力很強,課堂上能認真聽講,學習成績也很好,但就是不想寫作業。因為老師布置作業的時候,針對的是全班的學生,作業的難易程度也比較中等。對于那些好學生來講,會覺得太簡單了,沒有完成的必要了。
4、作業太多了
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很大,沉重的書包壓彎了他們小小的身軀。為了能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每科老師都會留很多的作業,那幾科加起來,作業真的太多了。很多孩子覺得自己寫不完,干脆也就不寫了。
5.不會寫
估計很多孩子是這種情況,因為平時學的不是很扎實,作業中有很多不會寫的,就會很泄氣,甚至直接放棄了。
其實這樣的孩子在學習態度上沒有太多的問題,主要還是學習方法不正確。或者是不能很好的適應老師的講課節奏,學的知識掌握的不扎實。時間長了,孩子的自信心就會受到打擊。
其實很多孩子都不喜歡寫作業,而我們可以把這些孩子分為以下幾類,家長們可以看看自己孩子屬于哪一類。
1、麻木了
至少從小到大,他的一切生活起居、學習生活都是咱們包辦的。他已經習慣了聽你安排,半點自由行動都沒有,除非你把任務布置得清清楚楚,否則他不動。這種孩子看著是聽話,實際上得累死你。
2、他煩了
他覺得你們天天催他盯他懟他,他煩了,他覺得自己長大了,不想被打擾,這個就是膩了,他所謂的不學習,很多時候,其實是他故意跟你們對抗的,就是想氣死你,氣死你就對了。
3、不懂事兒
就是咱們常說的沒開竅,根本不知道讀書,也不知道家長工作讀書有多辛苦,體諒不了大人。你接他不接,沒概念,光顧著玩,他倒是不會隨意發脾氣,可家長操作起來就是心累,這么大了,怎么還不懂事兒呢?
4、大道理都懂,但永遠都只是嘴里說說而已
學習原形畢露,說一套做一套,上課不認真聽,作業不認真做,態度不行,還說不得。你一說,他要跟你急,成績越來越差,跟你的關系也越來越遠。這四種孩子表面上看都是學習不自覺的。其實那背后的原因就不一樣了,怎么處理也完全不一樣。
對于孩子不寫作業,很多家長可能會不以為然,認為孩子還小沒有關系。但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因為孩子不寫作業會影響孩子學習的積極性,會對孩子帶來很多負面影響。
1、知識掌握不扎實,影響學習成績
寫作業就是為了讓學生將課堂上老師講過的知識掌握得更加扎實,如果學生不寫作業,學過的知識得不到訓練,知識就會出現掌握不牢固的情況,對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會帶來影響。
2、影響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不利于以后的學習
有的學生家長表示,如果自己的孩子能夠將老師講過的知識都學會,即使不寫作業,自己也不會去教育和責備他們。
學生可能會出現不寫作業學習成績也不差的情況,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習的知識難度也會增加,再不寫作業,成績也會慢慢跟不上。而之所以讓學生從上學開始就寫作業,也是為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業的習慣,便于以后升入高年級,也能按時完成作業。
3、容易影響其他學生,導致他們也不寫作業
學生的從眾心理也是挺明顯的,如果一位學生不寫作業,也沒有受到老師的批評教育,那么以后就會有更多的學生出現這樣的情況,所以,一旦發現學生出現不寫作業或者不愛寫作業的情況,就應該馬上引導,避免帶來更大的影響
其實學生不想寫作業是一個比較常見的問題,家長們不用過于焦慮,可以運用一些合適的方法去教育孩子,讓他們變得越來越優秀!以上就是關于孩子就是不寫作業怎么辦的內容,感謝閱讀!